近日,2025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实事项目清单正式发布。其中,与杭州紧密相关的高速铁路、城际铁路项目备受瞩目,水乡旅游线城际铁路明确将开工建设中祥配资,沪乍杭铁路客货线项目前期工作也将加快推进,标志着长三角交通一体化建设迎来新进展。
水乡旅游线城际铁路南端起点在杭州,从萧山机场出发,一路向北,途经钱塘站、海宁市、桐乡市、湖州市南浔区,出浙江省后进入江苏苏州吴江区,最终抵达上海青浦区,被形象地称为长三角“超级地铁”。
此前,这条城际铁路长期停留在规划研究阶段,沿线居民翘首以盼。如今,江苏段初步设计报告已获江苏省发改委批复,浙江段相关工作也在积极推进,随着2025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实事项目清单的明确,这条“超级地铁”开工建设已指日可待。
总体来看,水乡旅游线城际铁路的设计和运营模式与杭州、上海等地的市内轨道交通线路有相似之处,但在覆盖面和运营速度上更胜一筹。设计时速160公里,快于一般时速80公里左右的市内轨道交通线路,但慢于设计时速250公里以上的高铁。这种速度设置,既保证了较高的通行效率,又能更好地适应沿线站点密集、停靠频繁的需求。
在设站方面,该铁路比高铁更密集。高铁站间距平均50公里,通常在一个市或一个县内只设一座车站,而水乡旅游线城际铁路在苏州市吴江区境内约27公里的路段上就设有苏州南站、汾湖站和八坼站。此外,还计划在乌镇、南浔等水乡古镇附近设置车站,途经盐官、练市、乌镇、南浔、震泽、黎里和同里等多个江南水乡古镇,沿途旅游景点众多,连起了杭州、湖州和苏州等多个江南地区重要城市。建成通车后,若采取公交化模式运营,乘客就可以像在市内坐地铁一样,坐着“超级地铁”一路畅游江南水乡,有望促进沿线旅游资源的整合和开发,带动区域旅游经济发展。
沪杭第二条高铁加速推进中祥配资
除了水乡旅游线城际铁路,沪乍杭高铁也备受关注。作为直接连通杭州与上海的第二条高铁,它将有效分担沪杭间的客流,实现快速通达。2010年沪杭高铁开通,沪杭两城形成一小时交通圈,但随着跨城商旅、通勤等需求持续增长,“一票难求”的情况时有发生。去年12月26日沪苏湖高铁开通,虽为沪杭间新增一条通道,但因需北上湖州绕行且票价较高,对客流缓解作用有限。
据悉,沪乍杭高铁位于浙江省北部和上海市南部,经过杭州市、嘉兴市和上海市,总体沿杭州湾北岸呈东西走向,设计时速350公里。西端从杭州西站出发,往东北方向延伸,新设临平北站,后进入嘉兴市境内,途经桐乡站、嘉兴南站,继续向东到达平湖,新设平湖南站。过平湖南站后,进入上海市境内,新设上海金山站、奉贤站,途经四团站,再经沪通铁路二期至上海东站。
沪乍杭高铁建成后,将为杭州西部区域市民前往上海提供更便捷的选择。相比北上经沪苏湖通道,预计可节约近半个小时。如果目的地是上海浦东区域,时间优势将更加明显。未来从杭州市内出发,乘坐经沪乍杭高铁运行的列车去上海浦东机场,预计仅需约40分钟,相比现在动辄约3小时的行程,将极大提升出行效率,方便市民往来。
助推区域协同发展
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国家战略,交通一体化是其中的重要支撑。
在双维智库联合创始人孙书荣看来,长三角“超级地铁”的开建和沪乍杭高铁等项目的推进,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里程碑,将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。
“这将进一步完善长三角地区的交通网络,促进区域间的人员流动、物资流通和经济合作。”孙书荣对《国际金融报》记者表示,从旅游角度看,水乡旅游线城际铁路的开通将串联起沿线众多江南水乡古镇,形成一条特色旅游线路,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,推动区域旅游产业升级。沪乍杭高铁将加强沪杭之间的交通联系,提高铁路运能,缓解现有线路的压力,同时促进沿线城市的经济发展,带动房地产、商业等相关产业的繁荣。
“从区域协同发展层面来说,交通一体化有助于打破行政壁垒,实现资源共享、优势互补。”孙书荣说,长三角地区各城市可以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,形成产业协同发展、创新资源共享的良好局面,提升整个区域在全球的竞争力。
不过,在其看来,在交通一体化建设过程中,也面临着一些挑战,如资金投入、土地征用、环境影响等问题,“需要各地政府加强协调合作,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和政策中祥配资,确保项目顺利推进。同时,要注重交通与城市发展的融合,避免过度开发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”。
一鼎盈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